NAN_NULL
2017/3/27 7:46:44
这些属于天津的秘密,99%的天津人看完都惊呆了!(来自:天津市旅游局)
天津作为一座古城
街头巷尾不仅流传着不少传说
还有许多秘密
有的可能连老天津人也不一定知道
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这些秘密和传说
关于天津的秘密
秘密
01
天津鼓楼不敲鼓
天津鼓楼敲钟不敲鼓。其实,鼓楼在明代叫作“钟鼓楼”。早期的鼓楼是有鼓的,据说后来为了报时的需要,才把大鼓移走,换成了一口钟。
秘密
02
全国2/3的省名都被当做路名
时局动荡时,天津有很多“洋路名”,后来收回天津的主权后,为了摆脱殖民烙印,彰显“人民当家做主”,用全国的各大城市名字来取代原来的路名。
秘密
03
早期天津人打哪来?
不少天津人都听老人讲祖上在山西洪洞大槐树村,而天津早期的确迁来了很多山西籍贯的人,使得一些人相信天津人来自山西;第二种说法认为天津人是“燕王扫北”时从江苏、安徽移来的。
秘密
04
狮子林桥上每只狮子都不一样
狮子林桥上的狮子每一只都各具形态。狮子林桥上原有184个狮子,而如今作为狮子林桥标志的桥头四座石狮已经修葺一新,并在桥上不同部位新增大小狮1177只,使这座桥成了名副其实的“狮子林” 。
秘密
06
天津人最不愿将就的口味
煎饼果子上做任何的改良都是异端!正宗的煎饼果子,起源那可是在天津。当年天津卫有成百上千的码头工人,需要大量的体力补充,就借鉴了山东的煎饼,把它和果子结合,从而有了煎饼果子。
秘密
07
天津的路为什么是斜的?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天津依海河而建,海河在天津市区内拐了个S形的弯,所以使得天津市大部分道路不是正南正北。
秘密
08
最神秘的公交线是哪条?
968路是天津最神秘的公交线路,由于途经路线总是碰上施工,导致公交线路变动频繁,所以很多站点就成了长期的“临时站”。
秘密
09
不是所有天津人都说天津话
天津人并不都说天津话。明初燕王(朱棣)扫北,把安徽、苏北的士兵带到了天津,这些官兵也带来了大量的家属,在天津世代生息繁衍,形成了天津市区的天津方言。
而宁河、汉沽几乎说的就是唐山话;蓟州、宝坻、武清跟北京话差不多;静海、津南的口音很接近,他们很可能是最早的天津原住民的口音。
a7891702
2017/3/28 3:02:51
10
天津的居民楼为什么叫“XX里”?
天津有很多老居民楼都叫“xx里”,比如阳安里、阳明里等。要知道,这种小区名的叫法,在其他城市是少有的。“里”在古时其实是户口计量单位,一里八十户。后来一里的人凑在一起,住在胡同中,“里”其实就是胡同的意思。
杨家将传说流传于天津市宁河区潘庄镇一带。潘庄镇古为驿站,是交通重镇。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御驾亲征高丽。有十余户人家在该庄落户,由官府监视熬盐,名称“监官庄”。
到了北宋年间,潘美为帅平定海内,宋太祖将“监官庄”赏赐给潘美为封地,故改名为“潘美庄”,后称潘庄。
相传宋辽对峙时期,杨继业率众儿郎抗击辽兵入侵,寡不敌众,命七儿杨延嗣找潘美搬救兵。谁知潘美因杨七郎曾在打擂时将潘豹打死,欲公报私仇,非但拒不发兵,还将杨七郎乱箭穿身。
杨七郎死后就葬身于距潘庄东南1公里的西塘坨村一座山丘上,当地百姓对忠臣良将世代敬仰怀念,这里常年香火不断。历史上,杨七郎墓也是宁河一大名胜。也被列入天津首个民间传说类“国家级非遗”。
提到哪吒,很多老一辈天津人都会说他是“老乡”。《封神演义》第12回就道出哪吒在陈塘关出世,写道:“不知这河是九湾河,乃东海口上。”天津卫地处九河下梢,海河弯曲回转,与书中提到的“九湾河”十分近似。此外陈塘庄曾经是海河的入海口,与书中“东海口上”也相吻合。
早些年间,河西区陈塘庄建有哪吒庙,还流传着一个传说:“托塔天王”李靖曾镇守陈塘庄,李靖的三儿子哪吒曾在这里闹海,杀死了龙王的三太子,也就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哪吒闹海”。
传说之天津“算盘城”
传说明朝的刘伯温在北京修了都城以后,看到北京三面环山,惟独南侧一马平川,好像营门大敞,又看到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是个水陆要冲,盐粮集散之地,正好拱卫京门,便决定在这里也筑一座城。
留学快问李老师
2017/3/28 19:42:06
由于国库空虚和城垣位置,刘伯温陷入了苦恼中,一天夜里,他走到三岔河口以南的地方,突然看到前边不远处有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背朝他坐在地上。这人坐在地上也足有两三丈高,头上金盔,身上金甲,降闪光,原来是一个“金甲神”!
传说之天后宫
宋朝末年出生于福建蒲田的女子林默,“生而神异,有殊相,能知一福,拯人急难”,她只活了二十七岁即升天成为海神。
元代南粮北运一度改走海路,来自中国南方的船队千里迢迢驶进大沽口,进入天津的前身“海津镇”。那时候的海运风险很大,只得乞求神灵保佑。
?
几经风险的水手们纷纷传说,夜航突遇狂风巨浪,海天一方随即升起一盏盏红灯,这是妈祖前来救难了。因此,船家们便在天津海河两岸建立庙宇,以谢神恩。
传说之七十二沽
天津自古有“七十二沽”之说。传说当年朝廷开始重视海盐生产,征收盐税。有一年盐官长突然得了大病,算命术士说“古水二字合为沽字,古水真君乃是沽水的水神。想求宽恕,只有祈祷悔罪。”于是朝廷免收“沽”字地区税收。
其它村庄,一听说叫“沽”的村子可以免税,也一阵风似的把村名改成了“沽”纷纷呈报,请求免税,当年名为“沽”的村落多达七十二家。官长一看,叫沽的村庄太多,如果都改为沽,税收就没有了,才又出了一张告示,再不许以“沽”取村名。
关于老天津卫的传说和秘密
您都了解了吗?
作为一座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城
传说的故事还有很多
您还知道些什么故事呢?
yyyy1234
2017/3/29 1:38:30
核桃酥究竟恁么被江米条撬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