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河桥下草地、三百万小公园、苗圃都有过我的影子
- 英国学子教育LV.营长
- 2018/1/10 22:28:08
时光荏苒,一晃我都30大几了。但是脑子中的记忆还是抹不去的平房、大杂院。院子中的老树下一张低矮小桌可能摆着的东西就是:大把缸子加半导体。半导体传来“哎呦,介万能胶还真是挨千刀的”的高英培相声。那时候我们这一房儿的孩子穿着标配就是跨栏背心或者的确良的褂子,脏的跟个流浪儿童是的,穿梭在各个胡同里。后来长大点到了青春期开始懂了:“跳大舞搞瞎巴”的含义。引河桥下草地、三百万小公园、苗圃光顾的次数也就多了。还有一种犯罪估计现在听的少了:流氓罪。公园里小石头长廊里到了晚上黑乎乎的经常会听见小破孩子嗷捞一嗓子:“干嘛了,警察来了”。那时候纯粹是一种天性使然就是为了好玩。其实真给我个小女儿,我都不敢或者说不会。有点老三届的意思,我们学校划分男女界限,男女之间不说话。我是北仓小学毕的,记得那时候有个体育老师姓柴,一天到晚穿个蓝色加白道的运动服,高瘦高瘦的。还有个数学老师姓陆,记得都叫她“陆大摆渡”。据说是那时候北仓没桥都要靠摆渡把人和物渡过去。他们家的祖上就是干这个的。8几年的时候我们这一代人的教育质量远远没现在孩子受教重视程度高。你想吧北仓、刘园、马庄儿,引河桥这一片儿有几个文化地带,90%都是农民砸院的后代。以前看人家2院的孩子,一个水泥一个化工大院的孩子穿的在看我们穿的,现在想想爹妈的基因还真是影响孩子的基因。(待续)
- 一只快乐的小熊
- 2018/1/11 3:55:05
秋收毛豆和冬收白菜也是那时候的一种娱乐。收完了毛豆就在自家门口的空地上晾着。家家户户都这样,一连一大片,靠着过路人的自行车把豆子碾压出来。10来岁的小屁孩,个头儿跟车座子一边高,半掏腿骑个带大梁的铁驴乐此不疲。后来不知道谁发现竹竿和毛豆也能搭配着玩。锯一个5公分的竹筒,嘴里含个毛豆粒,一吹跟打子弹是的。收白菜也好玩一家子有钱家人是用牲口拉车,没钱人家就是人力拉板车,一车车的大白菜从地里拉倒家里可美了这群小孩,作业不用写,还能坐车看风景,车下跟着自己养的笨狗。嘹咋了!!!
- 一片花瓣
- 2018/1/11 5:43:33
厉害

论坛板块